纪念黎遇航道长诞辰100周年追思座谈会在江苏茅山道院举行 | |
|
|
12月25日,由中国道教协会指导、江苏省道教协会主办、句容市茅山道院承办的纪念黎遇航道长诞辰100周年追思座谈会在茅山道院举行。黎遇航道长1916年10月生,江苏金坛人。幼年在茅山元符万宁宫入道,抗日战争期间协助新四军进行抗日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参与筹备中国道教协会,历任中国道协第一任理事会副秘书长,第二届理事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第三、第四届理事会会长,1992年后任中国道教协会顾问。他是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宗教委员会委员。因病于2002年12月2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7岁。
中央统战部二局干部毛晗,国家宗教事务局一司干部张泽阳受邀莅会。江苏省宗教事务局一处处长李华廷,镇江市民宗局局长周志强,句容市市长潘群等出席会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凤林道长,副会长张金涛道长、袁志鸿道长、董中基道长、吉宏忠道长,咨议委员会副主席丁常云道长,教务部主任孙常德道长,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秘书长张肇恒道长,以及黎遇航道长亲友弟子、来自省内外的道教界人士等8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中国道协副秘书长、江苏省道教协会会长杨世华道长主持座谈会。
座谈会开始前,与会人员向黎遇航道长遗像三鞠躬表达缅怀与追思。
潘群首先代表句容市市委、政府致欢迎辞。他说,在句容道教恢复发展的过程中,永远不能忘记黎遇航道长。他的一生,是爱国爱教的一生,更是为道教事业奉献的一生。
袁志鸿道长介绍了黎遇航道长的生平。他高度评价了黎老忠于国家、坚定信仰、甘于奉献的一生,赞誉其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貌继承了道教优良传统。
张凤林道长说,我们纪念黎遇航道长,就是要学习他爱国爱教、无私奉献的精神,继续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就是要学习他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崇高品质,坚持提振道风、正信正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用良好的操守和道风道貌赢得信教群众的信任;就是要学习他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范,激励道教界探索创新,找准道教的方向和定位,不断将道教推向新的高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黎遇航道长亲友代表、新四军纪念馆原馆长史建和,弟子代表林舟道长,曾与黎遇航道长共事、受到黎老亲身教诲的张金涛道长、董中基道长等分别发言。大家在发言中,追思了黎老生前对道教事业的无私奉献精神和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怀,高度赞扬了他在教务建制、对外交流、培养人才、弘道传教等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要学习和继承他的崇高精神,做好本职工作。
金坛市民宗局局长柏虎斌作为家乡代表发言。会前,茅山道院法务团在黎遇航道长墓前举行了祭奠仪式,黎遇航道长亲友及弟子参加。
|